company dynamics
2018年8月16日下午,由万漉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宏主编的新书《无法预见的革命》在上海展览馆举行隆重的新书首发签售仪式。数十位位物流界的大佬汇聚一堂,为新书首发签售,场面十分热烈。
《无法预见的革命》一书,汇集了自2017年以来受邀参加“万漉沙龙“的108位物流界代表的讲话,他们就“新物流”、“新零售”等人们话题,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。是实实在在的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可是说是对新物流和新零售的一次全面解读。定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作为受邀方之一,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军琪参与了第二期的万漉沙龙,并发表了个人看法。其发言被收入图书第57~59页和156~157页。
以下是尹军琪董事长参加《解构:传统物流体系的升维打造》沙龙时的发言内容:
我对一味追求“快”的物流理念一直持不一样的看法,“快”在有些地方是非常必要的,但过分强调什么都“快”,甚至只强调“快”,只会带来资源的浪费,造成物流成本的急速提升,是典型的舍本逐末。物流的本质是什么?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满足客户的需求。因此,”准时”比“快”更加重要,你希望今天到就是今天到,几点到就几点到,早到了没有意义,当然,迟到也不行。就像交通工具的准时,要有计划和安排。我们不能否定“快”的作用,其实要达到“准时”,也要有“快”作为基础。我们的物流资源是有限的,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,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,是物流设计和运营应优先考虑的问题。刚才侯毅总讲的零售本质是产品的丰富性,消费者到你这里来,首先是他想买的东西你这里都有,这是关键。这也是物流应该追求的目标,该快就快,该慢就慢,这是服务多样性的一种表现。只有这样,通过有效的调度,物流系统才能够大幅度提升效率,并有效控制成本。无序的“快”只会增加很多无意义的成本。伍强科技一直在做物流系统集成,以前我们讲大规模生产,现在我们讲个性化需求,这种消费需求又带来了生产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,作为物流系统,应该能够适应这种变化,这是伍强科技的工作目标。大规模定制化,已经在现在的工业4.0里得到充分体现,过去传统的流水线生产线已经变成柔性化的生产线,这就是市场需求带动了生产、物流、商业模式变化的具体体现。
此外,除了市场需求的推动,我们还应看到基础技术的推动作用。今天我们讲“新零售”和“新物流”,回到15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,为什么没有这样提法和有这样的一个“风口”?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便捷的互联网,没有智能手机,没有丰富多彩的底层技术的支撑,我们很多的需求和想法根本无法实现。所以说,基础技术是物流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。
还是回到物流的本质这个话题,首先从技术层面看,自动化也好、机器人也好、智能化也好、其能力都是有限的,不可能是无限的。如何有效进行调度,充分发挥系统的能力,是系统集成的关键。物流技术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。物流系统则是一个多种技术融合的系统,恰当的应用相应的技术才是合理的,以前我们提倡高度信息化和适度自动化就是基于这一理念。现在无人机、无人仓比较流行,作为炒作题材未尝不可,而且这些先进的技术在很多场合真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,但如果整个行业都去追求这东西那肯定是走偏了。其次是从系统的视角看问题,系统更高于某个单项技术。现在有些物流中心的订单处理速度已经非常快了,20分钟或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订单的处理,但订单送到客户手里有的还是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,这是整个供应链的长度。因此,在物流中心这里快上几分钟就显得意义不大。有时为了在物流中心追求更快一点,会导致物流成本的大幅度增加。我认为更为积极的方法应该是从整个物流过程,尤其是运输、分拣、配送过程去挖掘潜力。物流作为生产和零售的辅助系统,很显然也要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,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,要降低成本,这是它的核心诉求。
前面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,很有感触。我个人觉得上海的氛围比北京要好,做事情比较细致且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,比如今天谈到的微仓概念以及尾货处理,让我大开眼界。大家也谈到生态,我觉得离开系统谈生态,是没有意义的。大家看到,我们今天在座的,有做物流的、有做仓储的、有做硬件的、有做软件的、有做规划的、也有做研究的,我们本身就可以构建一个生态。但互相之间如果没有接口,没有统一的接口规范,那么这个所谓的生态只可能是一盘散沙,没有任何价值。从上游到下游,到生产到终端消费,如果数据链接(甚至小到产品包装)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,这个生态也是没有效率的。整个供应链体系应形成统一的标准,这是未来物流发展最重要的方向。评价一个物流系统的好坏,应该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去评价,而不是从某个单一环节来评价。中国物流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。
此外,尹军琪还就“新物流”概念,阐述了自己的看法:
“新物流”这个概念,我刚听到的时候,第一反应,应该是新形势下的物流或新零售时代下的物流的一个简称吧,对其内涵其实是不甚了解的。与之相比,“新零售”概念是有明确定义的,简而言之,是一种新的零售模式,是以互联网为基础,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先进手段,将线上、线下、物流进行深度融合,既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卖场模式,也不同于现在的电子商务模式。那么,“新物流”又是什么呢?从时间轴来看,物流是沿着从简单到复杂、从小规模到大规模、从人工到机械再到自动化和智能化、从手工记账到计算机再到互联网系统、从单一的独立系统到复杂互联的系统发展的,品规从少到多,作业从整到零,策略也是从简单到复杂,速度从慢到快等等,传承非常清晰。新时代的物流,业务上可能有重大差异,技术上可能有重大突破,但从物流的定义上却从来没有发生根本改变。
从业务层面,新形势下的物流有很多特征,如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流通领域的物流,表现为大规模定制化特征,亦即个性化的特征。面对海量的订单和准时到达的客户体验,从目前看,“最后一公里”成为难题。新零售的提出,对物流又提出新的需求,如通过大数据预测一个区域的需求情况,通过“货物前置”可以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体验。在工业4.0领域,物流的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,物流不仅制约着生产效率,还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,这是令人着迷的地方。
从技术层面,新形势下的物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。尤其是最近几年,国内外互动非常频繁,大家对“定制化”的理解已非常接近,物流新技术的中国元素一下子多了起来。物流理念、市场需求、基础技术一起推动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,agv、机器人、货到人、密集存储……,百花齐放令人振奋。高端人才和大量资本的涌入,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。可以期待的是,随着智能物流时代的到来,中国将是推动未来物流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从模式上讲,三方物流,四方物流都不过是物流参与者的方式和范围不同而已,不可能改变物流的基本概念。但我们的思维也不妨可以放飞一下,也许未来存在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或概念,那是对现有物流的颠覆。比如“虚拟物流”,这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,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方式。它通过最大范围地整合物流资源,以完成快速、精确、稳定物资保障和配送任务。在虚拟物流系统中,企业仓库不再是一个物理上确定的仓库,货物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确定的货物,只有当需求提出以后,通过庞大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,才能确定所需要的“货物”在哪里。这种确认的过程,事实上完成了物流的运作。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陌生。
还有“数字物流”,这是一个与“数字地球”和”数字经济”类似的概念。简单来说,所谓数字物流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,应用数字技术对物流所涉及的对象和活动进行表达、处理和控制,这完全有别于传统物流概念。具体表现就是物流操作数字化,物流过程电子商务化,物流经营网络化。除此之外,未来的物流还有可能是基于3d打印技术的非实物的流动与控制。如果真到了那一天,“物流”的概念的确会完全不同。
上一篇:黄石公园游记